百闻不如一见 事实胜于雄辩

时间:2024-09-06作者:王林平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浏览:12

今年8月,我有幸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的思政课教师不忘初心、逐梦深蓝专题研修活动。这次实践研修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参观我国造船业标杆企业沪东中华、江南造船以及在我国船舶设计领域享有盛誉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从事思政课教学近30年,以前从未有机会到上述几个在我国乃至在当今世界船舶制造与设计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单位参观学习。这次能有这个机会,我也非常珍惜。五天的研学,时间虽然不长,但收获颇丰。

收获之一:亲眼看到了体现我国船舶设计与制造先进水平的舰船,甚至登上了正在制造过程中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即LNG船),对舰船有了近距离甚至“零距离”接触。这对一个对船舶专业所知甚少的文科生来讲,冲击力是巨大的。在亲眼见到这些堪称“巨无霸”的船只之前,我无法想象近二十层楼高的船到底是什么样子,更无法想象它们的制造过程。这对于一个以“三海一核”为办学特色的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来说,显然是有缺欠的。因为培养船海领域优秀人才不仅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同样也是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如果思政课教师连舰船是什么样子、怎么建造出来的都不知道,连船员、士兵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和工作都不知道,我们鼓舞学生失志船海事业、国防事业的说教恐怕很难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此次研修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授课的底气。

收获之二:对我国船舶设计和制造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了新的认知,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为思政课教学如何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找到了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此次研修中,我们了解到,大型邮轮、大型LNG运输船航空母舰由于设计建造难度极高,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短短20年时间内,我国LNG船的设计制造实现了从跟学到领跑的世纪跨越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全部摘得这三颗“明珠”的国家。这些非凡成就让我们深受鼓舞和震撼!也为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讲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收获之三: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我国造船企业目前仍有部分材料依赖进口,不仅成本高,而且供应容易受供货方控制。例如,虽然我国在LNG船设计制造方面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用于制造LNG船运输仓内膜最理想的材料殷瓦钢仍需从法国公司进口。殷瓦钢价格昂贵,建造一艘14.7万立方米LNG船殷瓦钢用量为450吨左右,总价超过5000万元。这个数字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在这次研修过程中,为此次研修做专题报告的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他们的殷切期盼,希望学校能为中国船舶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希望老师们在学生中多宣传中国造船行业,鼓励更多的青年学子未来投身船海事业,这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以培养船海领域尖端人才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我一定要把研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讲给同学们听,激励同学们瞄准科研领域前沿问题,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和信念,早日成为科技强国强军的栋梁之材。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此次研修活动使我再次深切感受到,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不仅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走出校门,开展实践研修,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开阔视野,有利于教师把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丰富素材融入到教学中去,把思政课讲得更生动活泼,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友情链接: